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
缚裤褶、雕弓韝臂。盘尽山头谷尾。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
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
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
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
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誇示。
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
缚裤褶、雕弓韝臂。盘尽山头谷尾。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
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
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
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
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誇示。
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这首《十二时慢·观猎》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狩猎图景。开篇“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展现出广阔的原野上猎手们策马驰骋,火光熊熊,风声猎猎的壮丽场面。接着,“缚裤褶、雕弓韝臂”描绘了猎人们装备齐全,准备充分。
“盘尽山头谷尾”写他们搜寻猎物,足迹遍布山川沟壑。“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和声音,烘托出狩猎的激烈与血腥。傍晚时分,“叠鼓鸣笳,酹酒烹鲜”描绘了猎人们的庆祝与满足,而“再杀一回足矣”则流露出他们的豪放与对狩猎的热爱。
回忆起年轻时在卢龙塞上的经历,诗人曾作为参军参与此类活动,那时的生活充满乐趣。“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描绘了他年轻时的英勇与活力。然而,如今“叹残年、抚髀生肉”,感叹岁月不饶人,只能徒然怀念过去的勇猛。
最后,诗人感慨“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结尾处“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以子虚乌有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同伴的追忆,以及孤独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狩猎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变迁,既有豪情壮志,也有岁月沧桑之感。
太守能诗赵倚楼,良宵开宴领清秋。
挂檐玉鉴明如洗,划汉银河近欲流。
雅兴自来轻庾亮,颂声翕尔变营丘。
关河万里须长啸,莫问膏腴在橘洲。
夫子作春秋,大义明素王。
至于游夏辈,一字不敢当。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世道有隆替,人才随翕张。
致君与泽民,夷险公备尝。
山川寻谢屐,风月归奚囊。
满城风雨朝,采采篱下黄。
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