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双翡翠,缩颈照寒水。
蓦见渡溪人,一声忽飞起。
竹枝双翡翠,缩颈照寒水。
蓦见渡溪人,一声忽飞起。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中翡翠鸟的生动场景,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
首句“竹枝双翡翠,缩颈照寒水”,以“双翡翠”形象地描绘了两只翠鸟停栖在竹枝上的情景,它们缩着脖子,仿佛在凝视着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这里的“翡翠”不仅指鸟的羽毛颜色,也暗含了翠绿的竹枝,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
接着,“蓦见渡溪人,一声忽飞起”,描述了突然间,一位过溪的人打破了这份宁静,翠鸟们被惊动,一声鸣叫后,它们迅速飞离了竹枝。这一转折既展现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敏感反应,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通过翠鸟的行为变化,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
龟跧凫伏自磊砢,全坚玉洁仍丰融。
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
杵成坐上香飞雪,更和乳酪收全功。
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无穷。
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切云佩明月。
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欣宝诀。
中宵咀嚼不摇头,玉沈生肥咽不彻。
怜我百虑形早衰,裹赠扶持意何切。
丹砂著眼谩尔传,脂泽酿黍计已拙。
由来妙道初不烦,此法莫从儿辈说。
径思举袂揖浮丘,下视尘世真一吷。
朱颜留得亦何为,追逐同坚岁寒节。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步起。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
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
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
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