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涤洞留题》
《大涤洞留题》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古风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步起。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

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

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

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

(0)
注释
工:擅长。
洞霄:道教名山。
压涧尾:位于涧水末端。
清泚:清澈的流水。
冰涛:冰冷的波涛。
天然句:自然的美景。
披靡:被征服,此处指被美景吸引。
翻译
我一生无所擅长,唯有描绘山水最为精工。
洞霄峰如同天的一根柱子,昔日真仙曾在此居住。
青色的悬崖深入九重山锁,清澈的溪涧直通到底。
抬头看层层树林,冷雾随步行而起。
即使你世俗至极,到这里也会洗涤心灵。
一座小亭巧妙地坐落在门口,位于涧水的尽头。
即使是宝玉般珍贵,这样的美景也并不奢侈。
道人喜欢有客人来访,总是先引领他们欣赏这清泉。
泉水从源头涌出,猛烈地喷向深深的山谷。
瞬间激流成百万丈高,尺与咫尺难以衡量其壮观。
冰凉的波涛卷起雷鸣般的鼓声,澎湃不止。
大自然的美尽收眼底,无需人工润色也能胜过谢东里。
任何构思和思考,在这美景面前都会显得无力。
回顾那翠绿的蛟龙般的文字,舞动的字句仿佛永生不息。
这两首诗本就美妙,让人感觉仿佛泉水就在平凡中非凡。
我们三人应当用心整理,让石头也为之点头称赞。
滔滔江水怎能理解这样的诗情画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开篇“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即擅长于描绘山水之美,而非其他。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将其比作古时真仙曾经居住的地方,显示出诗人对于此地的崇敬与向往。

接下来的“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描绘了一番层峦叠嶂、溪流潺潺的景色,其中“九锁”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九个关隘或转弯处,而“修涧”则是对溪水深邃而又清澈的形容。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步起。”诗人仰望层叠的林木,感受着脚下随之升腾的凉意,这里通过动态的描写,使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劝告,要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洗涤心灵,将世俗的尘埃彻底抛弃。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这里的“一亭”可能是一处精致的小亭子,它恰好位于溪流的尽头,像是要守护着这片山水之美。紧接着的“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则是在提议制作一些与自然景观相呼应的工艺品,或许是想要将这种美好永恒化。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这里的“道人”可能是一位修道者,对于到来的宾客表示欢迎,并邀请他们一起赏玩山间清新的泉水。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这一句则是描绘了泉水从源头激射而出的壮观景象,这股清泉如同一股巨力,猛烈地冲撞着深邃的山谷。

紧接着的“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通过对比泉水喷涌时的高度与平常的尺度,强调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壮丽与不可思议。这里的“顷刻”意味着在极短的时间内,泉水就能冲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则是在形容山中溪流激荡时发出的雷鸣声和其强大的动力。这里的“冰涛”可能是指溪水清澈见底,而“滂湃力未已”则表明这种自然力量是无穷尽的。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景色的赞美,这些景色如同一幅画一般,充满了诗人的视野,并且让他感到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和谐之美。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这里的“拟议”可能是指对自然之美的思考与感悟,而“望风当披靡”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随着风的引导,去发现更多未知的美好。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这一句中,“翠蛟”可能是一种水中的生物,或许是对山间溪流之神的拟人化描写。这里的“舞字最不死”则是在赞美诗文之美,它如同一场永恒的舞蹈,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首诗(或许是指自己与他人的作品)的满意,这些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如同真实存在一般,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泉水的存在。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这里的“吾三人”可能是指诗人与他的两位朋友,而“作意共整理”则是在表达希望共同对这片山水之美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感悟。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结尾处,“要令石点头”可能是一种比喻,形容诗人想要让自然界中的一切元素都来赞同他们对于这片山水之美的欣赏。而“滔滔那解此”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解释这种自然之美,它如同一股不断流动的溪水,不断地在心中回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渴望,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褒城驿二首·其一

容州诗句在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

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

(0)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八

一世营营死是休,生前无事定无由。

不知山下东流水,何事长须日夜流。

(0)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七

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

病身一到穗帷下,还向临阶背日眠。

(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

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

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

(0)

大中时语

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

(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宁和

炎驭失天纲,土德承天命。

英猷被寰宇,懿躅隆邦政。

七德已绥边,九夷咸底定。

景化覃遐迩,深仁洽翔泳。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