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缥缈拂烟霞,千里旌旗客路赊。
帘幕晚风初燕子,阑干春日又梨花。
湖吞古甸三苗国,云护荒村五柳家。
千古功名一鸡肋,故园无处不生涯。
华?缥缈拂烟霞,千里旌旗客路赊。
帘幕晚风初燕子,阑干春日又梨花。
湖吞古甸三苗国,云护荒村五柳家。
千古功名一鸡肋,故园无处不生涯。
此诗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句“华表缥缈拂烟霞”,以“华表”象征高远的意境,与“烟霞”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千里旌旗客路赊”一句,既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帘幕晚风初燕子,阑干春日又梨花”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燕子归巢与梨花盛开,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晚风与春日的对比,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湖吞古甸三苗国,云护荒村五柳家”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湖水与云彩共同守护着古老的土地与宁静的村落,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宁静之美。
最后,“千古功名一鸡肋,故园无处不生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将“千古功名”比作“鸡肋”,形象地揭示了对虚名的不屑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而“故园无处不生涯”则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
人间天上,绛幄银屏。回头蓦听歌声。
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
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
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
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返瑶京。
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吴山如此,真堪立马,怒潮若个曾回。
金粉楼台,水犀甲仗,回思旧日长开。指点总销埋。
剩湖光潋艳,小住为佳。
一片笙歌,城边画舫始移来。壮怀如许难排。
忽银涛捲雪,铁马轰雷。
宋寝烟荒,吴宫露冷,两峰南北崔嵬。试进酒千杯。
笑白衣苍狗,触处堪哀。
恸哭山巅,且扶残醉卧蒿莱。
甲子重开,看双鬓、丝丝记取。
休回首、高歌亢节,壮怀几许。
击碎唾壶冰一片,蠹残书卷香千缕。
待葛巾、野服友柴桑,翁为主。君平肆,谁堪与。
子陵钓,空延伫。指南山作寿,苍崖高踞。
华萼堂中迷昼锦,鸳鸯湖畔看烟雨。
但芒鞋、竹杖偏山川,无他语。
系缆不能发,酾酒酹春江。
江间波浪千尺,留客角词场。
不向公卿屈膝,翻向公卿斗捷,老我十分狂。
一醉弄柔翰,赢得小奚忙。争迟速,分殿最,共平章。
堂堂大将旗鼓,谁屑倒戈降。
篷背雨声淅沥,恰与吟声相答,长啸水云乡。
敝帚自珍惜,佳话记归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