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拙于用,数奇真可怜。
民曹清到骨,鸡肋受尊拳。
谩失塞翁马,终还子敬毡。
桂林罗隽士,安稳泛红莲。
德大拙于用,数奇真可怜。
民曹清到骨,鸡肋受尊拳。
谩失塞翁马,终还子敬毡。
桂林罗隽士,安稳泛红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邢凯的《送杨司户》,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特质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
“德大拙于用,数奇真可怜。”这一句点出了被送别的人物性格高尚却不善于在实际中施展其才华,反而因为其独特而令人感到可怜。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
“民曹清到骨,鸡肋受尊拳。”这里的“民曹”指的是普通百姓,而“清到骨”则形容他们心灵的纯洁。“鸡肋受尊拳”则是比喻被送别的人物,即便处在平凡之中,也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这两句强调了友人的高贵品质和他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
“谩失塞翁马,终还子敬毡。”这一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意境。“塞翁”指的是边疆的老人,“马”则可能是战争中失去的马匹。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艰苦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关怀和敬意。
“桂林罗隽士,安稳泛红莲。”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景象。“桂林”可能指的是一个以桂花名胜的山水之地,“罗隽士”则是形容朋友的文雅和才华。“安稳泛红莲”则是形容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平和地享受着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品质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挚的情感与对友人的高度赞赏。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
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
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
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閒。
寒叶下潇湘,之官逐雁行。
水经菱浦晚,船过橘洲香。
二女竹林外,三闾枫叶傍。
平时息戎律,物景助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