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马不恋越,荆禽岂巢燕。
鸲鹆渡汶水,君子忧未然。
柰何容游子,率尔辞故山。
行兽顾丘林,出云有归还。
交交声利途,轩车日骈阗。
谁念牛下人,悲歌夜中叹。
豪门有弃襦,我衣怕不完。
张仪惧诸侯,泄柳乃闭关。
贫贱岂尽愚,时命当自安。
代马不恋越,荆禽岂巢燕。
鸲鹆渡汶水,君子忧未然。
柰何容游子,率尔辞故山。
行兽顾丘林,出云有归还。
交交声利途,轩车日骈阗。
谁念牛下人,悲歌夜中叹。
豪门有弃襦,我衣怕不完。
张仪惧诸侯,泄柳乃闭关。
贫贱岂尽愚,时命当自安。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时命篇》,以动物的迁移和游子的离别为引,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贫富贵贱的感慨。首句“代马不恋越,荆禽岂巢燕”以代马不贪恋南方的越地,荆鸟不筑巢于燕地,象征游子不应留恋权贵之家。接着,“君子忧未然”暗示君子忧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
诗人进一步通过“奈何容游子,率尔辞故山”表达对游子轻易离开故乡的忧虑,以及“行兽顾丘林,出云有归还”的自然法则,暗示人们应有回归本真之心。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社会上追逐名利的浮躁,“交交声利途,轩车日骈阗”,与游子的困境形成对比。
“谁念牛下人,悲歌夜中叹”流露出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豪门贵族的弃物“豪门有弃襦,我衣怕不完”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最后两句“张仪惧诸侯,泄柳乃闭关。贫贱岂尽愚,时命当自安”借用历史典故,张仪因担忧诸侯而闭门不出,暗指贫贱之人并非皆愚,应当顺应时势,自我安顿。
整体来看,《时命篇》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贫贱者的同情。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
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
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
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
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术。
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
百巧换千穷,只有不如昔。
晓灯离室暗,又踏它山碧。
行行重行行,风尘儿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