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晴云故不飞,萧萧空翠湿人衣。
湘娥未解临江佩,西望苍梧何日归。
石上晴云故不飞,萧萧空翠湿人衣。
湘娥未解临江佩,西望苍梧何日归。
这首诗名为《题竹石图》,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石上空中的晴云似乎故意停留,不轻易飘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萧萧空翠湿人衣"一句,通过描绘竹林的翠色仿佛能湿润人的衣裳,形象地传达出竹林的清新与湿润,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感受。
后两句"湘娥未解临江佩,西望苍梧何日归"则引入了神话元素,湘娥是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她还没有解下临江的佩饰,暗示着她对远方(可能指故乡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湘娥之口,表达了对未知归期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石为背景,融入神话传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浓厚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夜发枣社驿,褰帷见明月。
月照断崖冰,风吹阴磴雪。
山重复峻岭,十步九盘折。
两崖夹深涧,线路仅容辙。
缒车下百尺,轣辘声未绝。
坡陀到平地,稍喜见雉堞。
隔城闻钟鼓,星斗何历历。
故人相劳苦,杯酒慰行役。
夜阑秉明烛,相对恍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