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曾二丈仲成·其三》
《上曾二丈仲成·其三》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患难馀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

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

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

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0)
翻译
历经二十年的患难,我孤独一身承受无尽忧愁。
过去的才华曾被认为能流传千古,如今的足迹却让人同情。
憔悴的容颜如同功业的镜子,只能在空寂的佛门寻求依靠。
虽然不孤单,有山公这样的朋友在,但还是担心自己会像龙舒一样早逝。
注释
患难:艰难困苦。
孤苦:孤独困苦。
昔:过去。
踪迹:过去的经历或名声。
怜:同情。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疲倦。
勋业:功绩事业。
祖师禅:佛教中的祖师传授的禅宗。
山公:指山涛,古代名士。
恐:担心。
龙舒:古人名,这里可能象征早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上曾二丈仲成(其三)》。王之望以其婉约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在诗歌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自我境遇的反思。

"患难馀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艰辛与困顿,个人的痛苦和忧虑如同纠缠不休的丝线,紧紧束缚着心灵。

"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自己过去文学成就的自豪,同时也感慨于现实中人们对自己的同情与理解。

"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 诗人通过镜子映照出自己的憔悴模样,表达了对往昔荣耀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精神上寻求超脱和解脱的渴望。

"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即便身边有人陪伴,如山谷之公,但诗人仍然担心自己可能会像古代贬官的龙舒一样,最终落入九泉,即死亡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无奈与挣扎。王之望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把握住了诗歌的韵味,使这首诗成为一篇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再送左辖吴公十绝句·其十

烨烨承明庐,上考书第一。

白首洛阳才,呻吟卧蓬荜。

(0)

寿龙使君六秩

旭日扶桑绕画栏,安期双舄对盘桓。

红霞一曲秦源近,白雪千家楚水寒。

小径壶觞移竹树,前庭袍笏映芝兰。

山香莫问群花落,一唤飞琼舞翠峦。

(0)

重九前一夕宗鲁携具泛舟中流月光澄彻千里如练命北部乐人合丝竹二奚童以南音佐之丙夜改席登台畅饮主客咸潦倒濡首复泛舟奏乐而归二首·其二

古树寒花夹细莎,玳筵银烛照清歌。

城临大陆飞霜蚤,舟放中流得月多。

鼓瑟似逢湘女下,抽毫如睹洛神过。

不缘别马风期远,谁解沙棠泛绿波。

(0)

闻惟寅谢事寄慰四章·其三

明灭烽烟大海头,可堪投杼入龙楼。

降王尚自惊飞将,醉尉能无阨故侯。

马革场中心未老,鸱夷湖上兴难留。

河山带砺先朝事,遮莫功成赋远游。

(0)

送何仁仲之白下

又整行装向石头,春云无赖紫骅骝。

千门树色开长乐,双桨桃花过莫愁。

罢赋上林吾偃蹇,吟诗东阁汝风流。

深秋傥下金陵鹢,为扫城南太白楼。

(0)

真州逢李季宣

短棹东来不厌游,吹箫弹铗下扬州。

风尘作客谁青眼,海岱论交尚黑头。

蓟野长虹千驿路,秦淮明月万家楼。

相逢合在华阳邸,大有荆高佐酒筹。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