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烽烟大海头,可堪投杼入龙楼。
降王尚自惊飞将,醉尉能无阨故侯。
马革场中心未老,鸱夷湖上兴难留。
河山带砺先朝事,遮莫功成赋远游。
明灭烽烟大海头,可堪投杼入龙楼。
降王尚自惊飞将,醉尉能无阨故侯。
马革场中心未老,鸱夷湖上兴难留。
河山带砺先朝事,遮莫功成赋远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闻惟寅谢事寄慰四章》中的第三章。全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为主线,描绘了历史变迁中英雄末路的悲凉景象。
首句“明灭烽烟大海头”,以烽火连天、海浪滔天的壮阔场景开篇,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接着,“可堪投杼入龙楼”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英雄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无奈与悲哀。“降王尚自惊飞将,醉尉能无阨故侯。”这两句通过对比降王的恐惧与醉尉的困境,进一步深化了英雄末路的主题,展现了英雄在权力更迭中的无助与脆弱。
“马革场中心未老,鸱夷湖上兴难留。”这两句运用了“马革裹尸”和“鸱夷载酒”的典故,分别象征着英雄的英勇牺牲与最终的消逝,表达了对英雄不朽精神的赞美与惋惜。最后,“河山带砺先朝事,遮莫功成赋远游。”则以历史的长河为背景,强调了英雄事迹终将被时间遗忘,但他们的精神与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俗子俗到骨,一揖已溷人;不知此曹面,何处得许尘?
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道途逢使君,令我生精神。
顿增江山丽,更觉风月新。
对床得晤语,倾倒夜达晨。
亟起忘缚裤,小醉或堕巾。
缭出锦城南,问讯江梅春。
煎茶憩野店,唤船截烟津。
凄凉吊废苑,萧散夸闲身。
暮归度略彴,月出水鳞鳞。
思君去已远,此会何由频。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