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生高原,返景清光入。
旷野无萦怀,寒暮见荣特。
苍皮剥藓露,森阴凉萝月。
崒嵂风雨钦,惝恍鬼神格。
以兹老柯干,应有奇胸骨。
危立神不怡,念子令人恻。
古木生高原,返景清光入。
旷野无萦怀,寒暮见荣特。
苍皮剥藓露,森阴凉萝月。
崒嵂风雨钦,惝恍鬼神格。
以兹老柯干,应有奇胸骨。
危立神不怡,念子令人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原古木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深沉的自然之美与哲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高原上的古木置于夕阳余晖之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首句“古木生高原”,直接点明了主题——高原上的古老树木。这不仅是一棵或几棵树,而是整个高原上生长着的古老森林的象征。接下来,“返景清光入”描绘了夕阳的余晖穿透树梢,洒在地面上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宁静的色彩。
“旷野无萦怀,寒暮见荣特”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静谧,即使是在寒冷的傍晚,古木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坚韧与顽强。
“苍皮剥藓露,森阴凉萝月”两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古木的外貌特征:苍老的树皮裸露在外,苔藓覆盖,月光下的阴影显得格外清凉。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树木的岁月痕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崒嵂风雨钦,惝恍鬼神格”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另一面——风雨。风雨中的古木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以兹老柯干,应有奇胸骨。危立神不怡,念子令人恻”表达了诗人对古木的深刻感悟。他将古木视为拥有奇特胸襟和精神的生灵,即使在危险中站立,也让人感到同情与敬意。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更上升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