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息未尝居阴界,出息何曾涉万缘。
一声渔笛离南浦,依旧芦花深处眠。
入息未尝居阴界,出息何曾涉万缘。
一声渔笛离南浦,依旧芦花深处眠。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鼎需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体现了禅宗的超脱与清寂。
"入息未尝居阴界,出息何曾涉万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呼吸的观照,暗示了他已超越世俗的纷扰,心境如止水不波,不被生死、善恶等世间万物所束缚,达到了内心的清净和平静。
"一声渔笛离南浦,依旧芦花深处眠",最后一句通过渔笛声和芦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远离尘世的氛围。渔笛声从南浦传来,诗人却选择在芦花丛中安然入睡,这既是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简单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禅定的境界。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