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
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
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
中酒阻风今夜又,寒镫影里漏声残。
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
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
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
中酒阻风今夜又,寒镫影里漏声残。
这首清代诗人李惺的《接家书》表达了游子在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客中日盼家书到”直接道出了离家之人每日翘首期盼家书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和焦虑。接着,“接得家书不忍看”描绘了收到信件时的复杂情绪,既想了解家中情况,又怕看到可能带来的不好的消息。
“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两句通过想象信纸的细节,暗示了家人在信中可能倾诉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字里行间似乎还残留着未干的泪水,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的凄凉。诗人感叹自己在外忙碌却无所成就,“困人碌碌成何事”,流露出对自己生活的迷茫和无奈。
最后两句“中酒阻风今夜又,寒镫影里漏声残”以景结情,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又被风雨所阻,只能在寒夜孤灯下听漏声滴答,更添了几分孤独和思乡之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细腻地刻画了游子对家的深深思念。
夕阳一阵盘鸦,西风落叶吹如纸。
明霞断处,角声寒堞,钟声古寺。
十里河桥,万家檐瓦,月街灯市。
渐南园霜满,黄花过了,闲经过,魂销起。
一样湖山位置。尽繁华水流云逝。
玉牌诗没,珠襦匣冷,吊残宫址。
瓦子勾栏,板儿门巷,酒楼银宁。
但歌沈舞榭,更无人忆,话当年事。
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
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
觉帐外、玉炉烟重。
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
银鸭睡,绣衾拥。迢迢挨过清宵永。
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
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
早一阵、雨声相送。
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
心上事,酒俱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