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
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
觉帐外、玉炉烟重。
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
银鸭睡,绣衾拥。迢迢挨过清宵永。
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
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
早一阵、雨声相送。
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
心上事,酒俱涌。
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
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
觉帐外、玉炉烟重。
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
银鸭睡,绣衾拥。迢迢挨过清宵永。
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
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
早一阵、雨声相送。
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
心上事,酒俱涌。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金缕曲·今夜》描绘了一幅深夜孤寂的画面。诗人描述了自己今夜无梦,只有冷红色的花朵(可能指被单或花瓣)铺在枕函上,如同水面一般寒冷。帐中灯光微弱,透过薄纱帐,光影斑驳,仿佛愁绪丝丝渗出。烟雾缭绕的玉炉增添了凄清的氛围,诗人渴望手中能有清香的蘅芜,却只能独自忍受心字香的浓郁,暗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人辗转反侧,度过了漫长的清宵,听着铜壶滴水声,寺钟声也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帘外的风逐渐加强,预示着寒冷的来临,伴随着雨声,更添凄凉。诗人并不怨恨梧桐先发出声响,因为那是他亲手种植的,反而勾起了更深的心事。此刻,他的愁绪如同酒一般涌上心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情感的波澜。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
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
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
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䃂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