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渡口觅同舟,老大谁怀漆室忧。
千载豢龙仍得计,一时屠狗竟封侯。
自缘有欲因能致,可信无功亦见收。
却恨衰迟愁把卷,长江西望水悠悠。
夕阳渡口觅同舟,老大谁怀漆室忧。
千载豢龙仍得计,一时屠狗竟封侯。
自缘有欲因能致,可信无功亦见收。
却恨衰迟愁把卷,长江西望水悠悠。
这首诗《读史有感》由明代诗人倪岳所作,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权力与欲望的深刻思考。
首联“夕阳渡口觅同舟,老大谁怀漆室忧”,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渡口孤舟的凄凉景象,暗喻人生的暮年,孤独与寂寞。同时,“漆室忧”典出《庄子》,比喻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这里借以表达老年的宁静与淡泊。
颔联“千载豢龙仍得计,一时屠狗竟封侯”,对比了历史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豢龙者,可能指善于驯养龙的人,象征着有远见、有能力之人;屠狗者,常指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之人。此联通过时间跨度的对比,强调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即使有远见和能力也可能遭遇失败,而看似平凡甚至低下的个体也可能因偶然因素获得成功。
颈联“自缘有欲因能致,可信无功亦见收”,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关系。前句指出,人们因为欲望和追求而能够实现目标,后句则提出,即便没有明显的功绩,也可能得到某种形式的认可或收获。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复杂性和命运多变性的深刻洞察。
尾联“却恨衰迟愁把卷,长江西望水悠悠”,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与迟暮的无奈和忧虑。在长江之畔,望着悠悠流淌的江水,诗人或许在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未能把握住的机会和遗憾。这一联以自然景观的广阔与永恒,反衬出个人生命短暂与有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权力与欲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间流逝、个人局限性的深切体悟。
长空降瑞,寒风剪,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幽雅。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
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
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几许。
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
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
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
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箜篌且勿弹,老夫不可听。
河边风浪起,亦作箜篌声。
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
南邻卖妻者,秋夜难为情。
长安买歌舞,半是良家妇。
主人虽爱怜,贱妾那久住。
缘贫来卖身,不缘触夫怒。
日日登高楼,怅望宫南树。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时。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