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
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
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七)》描绘了一位山中隐士朴素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句“山人生计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的态度,这里的“拙”字寓含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不求奢华。接下来的“种桐满山樾”则展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通过种植梧桐树来谋生,山林间充满了生机。
“春来风云多”暗示了春季雨水丰沛,风云变幻,为桐树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然而,“桐花开不结”却出人意料地揭示了一个遗憾的事实:尽管桐花盛开,但可能由于气候或其他原因,桐子未能如期结实。这句诗寓言性地反映了生活中的不如意,也暗含了诗人对丰收期待的落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无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世情事虚文,十幅了一书。
片言倒肺腑,子独不佞予。
班班眼中秀,学胆谁似渠。
平生几两屩,踏破牛斗墟。
小言谒侯门,大言叫天都。
归来辟存室,默坐追亡逋。
床头著韦编,盘礴万古初。
时拈纸上语,破的妙有馀。
已甘酬对难,舌本噤不舒。
矧予在半流,所见方模糊。
蜗涎不自润,讵敢相沾濡。
人生强多知,于己固已疏。
睫边遗太极,意上町六虚。
狞猿絷尚跳,况乃拊槛呼。
是神非吾神,滓秽政可奴。
尝闻不远复,佩作三字符。
煌煌杏坛春,一枝明清湖。
蜂蝶未全知,佳处自不孤。
惟予先著眼,时来采芳腴。
何当共叩微,归性有顺涂。
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
遥怜远客情,寂寞谁晤语。
平生气轩昂,失意今易与。
有酒即佳晨,无兵皆乐土。
微吟对节物,林静幽花吐。
悠悠念乡邑,耿耿悲豺虎。
知有济时才,从横在谈麈。
功名恐未迟,老翮期更举。
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
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
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所欣。
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
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
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
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
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
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
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
书成痴,传成癖,平生识字真无益。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管城雅贶情虽重,感此艰难拙于用。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儿饮马镜湖边,不逢汉兵胡自止。
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
长星吐彗南扫北,转祸为福须乘时。
虎头心事不能已,劝君勿弄毛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