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扫顽阴雨脚收,轺车西去路悠悠。
荒台半圮空陈迹,疑冢相望尚故丘。
千古英雄谁竹帛,一川花鸟自春秋。
不堪回首斜阳外,惟见漳河绕郡流。
风扫顽阴雨脚收,轺车西去路悠悠。
荒台半圮空陈迹,疑冢相望尚故丘。
千古英雄谁竹帛,一川花鸟自春秋。
不堪回首斜阳外,惟见漳河绕郡流。
这首诗描绘了磁州道中的景象与感慨。首联“风扫顽阴雨脚收,轺车西去路悠悠”,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引出旅程的开始,风扫云散,雨止天晴,轺车西行,道路漫长,营造出一种旅途的辽阔与孤独感。
颔联“荒台半圮空陈迹,疑冢相望尚故丘”,通过描写荒废的古台和疑似墓冢,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陈迹犹在,但物是人非,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颈联“千古英雄谁竹帛,一川花鸟自春秋”,将历史与自然并置,提出千古英雄事迹是否能留于史册的疑问,同时赞美了一川花鸟自得其乐,不受人事更迭影响的自然之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尾联“不堪回首斜阳外,惟见漳河绕郡流”,以斜阳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面对即将消失的夕阳,诗人只能看到漳河环绕着郡城静静流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英雄事迹与自然之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