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李蟠根天上栽,玄元皇帝庙崔嵬。
神仙不作儿孙计,一任张巡恸哭来。
仙李蟠根天上栽,玄元皇帝庙崔嵬。
神仙不作儿孙计,一任张巡恸哭来。
这首诗《老聃》由清代诗人汪绎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深刻敬仰与独到见解。
首句“仙李蟠根天上栽”,以“仙李”比喻老子,暗示其非凡的智慧如同天上的参天大树,根基深厚,枝繁叶茂,象征着老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老子形象的高远,也隐含了对其思想体系的赞美。
次句“玄元皇帝庙崔嵬”,点出了老子与道教的关系,将老子尊称为“玄元皇帝”,并以“庙崔嵬”形容其庙宇的巍峨壮观,既表达了对老子作为道教始祖的崇敬之情,也暗示了老子思想在后世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句“神仙不作儿孙计”,以“神仙”指代老子,强调老子超脱世俗,不为家族或个人利益所束缚,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与智慧的传承。这一句体现了老子哲学中“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以及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智慧。
最后一句“一任张巡恸哭来”,借用唐代名将张巡的故事,表达老子思想超越时空,即使在历史长河中遭遇挫折与苦难,也能像张巡一样,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挑战。这里暗含了老子思想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老子形象的描绘和对其思想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哲学家的深刻敬仰和对其思想价值的高度认可。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人物与哲学思想,既是对老子的致敬,也是对后世读者的一次精神洗礼。
岷源西南导,东北归海门。
天吴海风平,白沙漾成湍。
琅琊渡江来,安东睨中原。
一代临沂生,永嘉逢险艰。
兹山幕府开,王气何郁盘。
丹旭迎羽葆,赪霞薄旌竿。
襟带画形胜,组练鱼丽陈。
威仪春褉日,鼓吹前茅还。
顾贺拜道左,吴会士骏奔。
荆扬虽晏谧,新亭叹河山。
仲父号夷吾,沧波骠骑屯。
临津鞠军旅,甲弩填丘樊。
至今波不扬,羁业奚足言。
将军盛揖客,登坛尽衣冠。
酾洒千秋人,悠悠望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