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山人归苕溪草堂一首》
《送孙山人归苕溪草堂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山人遗荣者,长啸游三吴。

海上冠服野,客中琴剑孤。

阳春武林去,飞鹤思林逋。

桃李本无言,忽然生西湖。

秋鸿度霜野,茫茫动轻舻。

棹入霅川里,水寒汀草枯。

缅想玄真子,昔代烟霞徒。

结庐追高尘,白云炊雕菰。

萝日理璚篇,江风开玉壶。

故人亦豹隐,肮脏在吴趋。

幸枉瑶音来,慰予长叹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孙山人的隐士归隐苕溪草堂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海上冠服野”、“阳春武林去”、“飞鹤思林逋”、“秋鸿度霜野”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追求。

首句“山人遗荣者,长啸游三吴”,点明了孙山人是一位遗世独立、不慕名利的隐士,他以长啸之声游历于江南三吴之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海上冠服野,客中琴剑孤”两句,通过对比海上与客中的景象,突出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超脱。

“阳春武林去,飞鹤思林逋”两句,借用了林逋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林逋这种高洁人格的钦佩。接着,“桃李本无言,忽然生西湖”一句,以桃李无声却能绽放于西湖之畔,象征着隐士虽不言传却能影响周围环境的美好。

“秋鸿度霜野,茫茫动轻舻”描绘了秋季大雁南飞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辽阔相呼应。而“棹入霅川里,水寒汀草枯”则进一步渲染了归隐后的宁静氛围,水寒草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缅想玄真子,昔代烟霞徒”提到玄真子,这位古代著名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中那些追求隐逸生活的先贤的敬仰。结庐追高尘,白云炊雕菰,描绘了孙山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简朴而高雅的生活。

最后,“萝日理璚篇,江风开玉壶”两句,以萝日、江风、玉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孙山人归隐生活的赞赏与向往。而“故人亦豹隐,肮脏在吴趋”则表达了诗人对另一位同样追求隐逸生活的友人的敬重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孙山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隐逸生活以及历史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云门寺

若耶溪边寺,幽胜绝尘嚣。

一洞花将发,千岩雪未消。

依阴生径竹,野色映溪桥。

渐赏登高处,钟声应寂寥。

(0)

丫头山

何不梳妆嫁去休,常教人唤作丫头。

只因不信良媒说,耽阁千秋与万秋。

(0)

简州·其一

使君桥柳凝清镜,玉女山烟展画屏。

(0)

纠峰别业

纠峰岭半树森然,伐竹编成翠底廛。

杂客不来尘思少,落花啼鸟自年年。

(0)

宋城道中逢王直方八韵

二年离子载,发迹自江南。

马上行寻度,途中语再三。

始因穷去魏,河北战方酣。

后以文投许,淮西难未戡。

谪官逢李涉,狂客见刘弇。

失意怜初话,多端耻旧谙。

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

几郁胸中恨,聊当遂剧谈。

(0)

金陵游乐三首·其三

散步曾经邀笛,寻幽自爱栖霞。

公子西园高会,佳人南国繁华。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