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
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
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交知心莫逆,出处任相违。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
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
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山中闻知己及第》,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首句“交知心莫逆”强调了知己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金石之交,毫无隔阂。次句“出处任相违”则揭示了即使在仕途与隐逸之间有所分歧,也能坦然接受,不强求一致。
“月里方攀桂”运用了神话中的月中折桂的典故,象征着朋友科举及第的喜讯,犹如攀折月宫的桂花,寓意着对方的成功。而“山中自采薇”则是诗人自己的选择,表示即使身处山林,也能坚守自我,过着清贫淡泊的生活。
“致君期有术,遁世贵无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在无法实现时选择退隐的智慧,认为无心于名利才是真正的高洁品质。“华发他年事,云泉亦可归”则以白发生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淡然态度,即使年华老去,也期待能回归自然,享受云淡风轻的山泉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贺,也有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表白,体现了禅意与世俗人生的融合。
我昔过钓台,峭石插江渌。
登堂拜严子,挹水荐秋菊。
君看此眉宇,何地著荣辱。
雒阳逢故人,醉脚加其腹。
书生常事尔,乃复骇世俗。
正令为少留,要非昔文叔。
平生陋范晔,琐琐何足录。
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年过七十日夜衰,羸然骨立不支持。
一身百病作无时,饭且不足那论医。
镜中之人定是谁,面骨突兀鬓成丝。
买棺作冢计已迟,一旦宁免累诸儿。
门前湖山可遨嬉,心虽欲往力不随。
左车牙脱吁可悲,问汝何不食肉糜。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
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
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
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
后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
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
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
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
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
拔其利欲根,还之山水窟。
洗心谢宿愆,世事等胡粤。
一冬少雨雪,人意常昏昏。
夜半有奇事,雨声卷江村。
陆子真老农,破屋依颓垣。
扶持衰病身,收召谴逐魂。
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
听雨取一醉,不厌村酒浑。
眼眚灯生晕,衣弊虱可扪。
父子幸相守,万事何足论。
书剑万里行翩翩,度关登陇常慨然。
射麋云梦最乐事,至今旷快思楚天。
落笔千言不加点,班荆百榼命割鲜。
有时凭陵呼五白,笑人辛苦作太玄。
君不见将军昔忍跨下辱,京兆晚为人所怜。
功名富贵自古只如此,不如驰射乐饮终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