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春踰半月,献岁换新正。
马动人声喜,星明晓意晴。
寒袪和气胜,病愈老身轻。
七十二年事,沉吟暗自惊。
班春踰半月,献岁换新正。
马动人声喜,星明晓意晴。
寒袪和气胜,病愈老身轻。
七十二年事,沉吟暗自惊。
这是一首描绘新春佳节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喜悦。
"班春踰半月,献岁换新正。"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序转换的氛围,年轮更迭,老的过去了,新的到来了。这里的“班春”指的是初春,而“踰半月”则是说新春已经过了一半多的时间,“献岁换新正”表达的是人们对于新年的祝愿和期待。
"马动人声喜,星明晓意晴。" 这两句通过对马儿活跃、人声欢畅以及清晨星光灿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且充满喜悦的景象。诗人捕捉到了新春时节人们的心情和自然界的变化,用“喜”字概括了一切美好的氛围。
"寒袪和气胜,病愈老身轻。" 这里“寒袪”指的是冬天的严寒已经减退,“和气胜”则表明春意渐浓,温暖之气占了上风。这两句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新生的力量,以及诗人个人感受上的正面变化。"病愈老身轻"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身体恢复健康、精神焕然一新的喜悦。
"七十二年事,沉吟暗自惊。" 最后两句转而深沉,诗人提及自己已七十二岁高龄,对过往的一生进行回顾,这里的“沉吟”表达了一种凝重的思考,而“暗自惊”则是诗人在回忆中对自己一生的惊叹与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春时节的细腻描写,传递了诗人对于生命更新、个人健康以及岁月流转的深刻感悟。
我生十载灯窗间,学书昼夜何曾閒。
墨池磨竭沧海水,秃笔堆作西眉山。
豪来酒倾八百斛,醉后颠狂随所欲。
手持兔毫任锋铓,扫破鸾笺千万幅。
一笔横,一笔直,金鎗竖地锥穿壁。
白虹界破青旻天,清泉泻下丹崖石。
一点大,一点小,夜半流星随月皦。
飞空弹石上云霄,出海骊珠灿穹昊。
媚如扱花美女逞新妆,勇如操戈勇士当战场。
动如綵鸾紫凤争翱翔,劲如秋蛇春蚓各奔茫。
态如浓云千万变,势若晴空闪雷电。
秋空排云鸿雁飞,春江汹涌蛟龙战。
君不见王右军,当年曾作笼鹅人。
丈夫有志亦如此,笔下自有鬼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