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阑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阑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上联“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黄鹤与白云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与大江进行对话,探讨是否能被大江所留住。这种写法既展现了滕王阁周边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思考。
下联“绕阑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则进一步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环境。诗人通过“绕阑寻胜迹”的动作,表达了对滕王阁及其周围美景的探索和欣赏。而“树外烟波,洲边芳草”则是对滕王阁周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烟波浩渺,芳草萋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都凭杰阁收来”一句,巧妙地将滕王阁与周围的景色联系起来,强调了滕王阁作为观景点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暗示了滕王阁本身也是风景的一部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滕王阁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滕王阁文化价值的肯定,是一幅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艺术画卷。
平畴如绣错,远山俨翠障。
圆峰居其间,登览心神旷。
泠泠涧泉流,郁郁花木傍。
趋庭喜馀暇,有同南楼望。
五岭到此尽,岩疆独雄壮。
昔年分鸿沟,蛮触不敢抗。
留兹名胜区,气象显万状。
标高赤霞中,兴寄青云上。
天风浩浩来,海气相鼓荡。
东望蓬莱山,飘渺指所向。
神仙本虚无,不用乘槎访。
即事多所欣,如愿亦相偿。
即看广厦开,转瞬崇墉创。
讼庭落花閒,归来更酬唱。
丈无不称意,出门且浪游。
手提三尺剑,吐气淩沧州。
朝关复暮河,风尘满貂裘。
既抱卞和璞,更饭宁戚牛。
世情久颠倒,台隶半公侯。
四海谁知己,请与肉食谋。
宇内丛荆棘,抚心滋百忧。
悲为且饮酒,一饮每十瓯。
男儿志四方,肯作章句囚。
行乐须及早,时往难再留。
乘醉舞长剑,浩歌天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