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一》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徐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

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

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

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秋高气爽之日登临芦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怀念。首联“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以“秋高”、“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站在高楼之上,看到雨后初晴、秋色宜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重生的喜悦与感慨。

颔联“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运用了“沧海”、“白云”、“下榻”、“中原”、“落日”、“停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海与飘渺的白云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当夕阳西下时,诗人停下手中的酒杯,或许是在沉思过往,或是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颈联“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这里借用东晋诗人陶潜(即陶渊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宋玉的例子,暗示自己虽身居官位,但内心却向往如陶潜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解脱;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宋玉的同情,暗含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收束全诗,将思绪拉回到与友人相聚的燕市,每当佳节来临,大家便会一同登高望远,共享欢乐时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中行
朝代:明

(1517—1578)明浙江长兴人,字子舆,号龙湾,因读书天目山下,称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称后七子。性好客,卒于官,人多哀之。有《青萝集》、《天目山人集》。
猜你喜欢

柬黄生志淳

作赋浑游洛,持书似谒秦。

长干连大道,淮水是通津。

月下花愁客,霜前雁报人。

为君题赠妇,惟有素衣尘。

(0)

忆游虎山寺

自识溪桥路,常怀释道林。

水流精舍曲,门闭洞湖阴。

日向芙蓉度,春从杨柳深。

未消游后兴,还似欲相寻。

(0)

出郭

出郭理蚕田,幽居此最先。

莺啼江树杪,月抱野亭偏。

社肉分邻叟,园丁了税钱。

儿欢裒腊蚁,客过并溪船。

(0)

金陵古意八首·其八

绮罗逐队沸歌讴,尽在东城南陌头。

本为春愁拾芳草,争如芳草又牵愁。

(0)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其一

故乡一去四回春,此别那禁老泪频。

方氏鉴湖曾卜隐,阮家南巷自忘贫。

白头粉绘随长夜,青史才名有故人。

最忆酒阑歌板歇,清音无复袅梁尘。

(0)

薄暮

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

侵春芳草合,入夜碧云长。

浦月交珠彩,山风送酒香。

幸无迁谪怨,作赋不投湘。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