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岐路感,伥伥他乡愁。
故园盛寇盗,安居渺难求。
先人敝庐在,卜筑违林邱。
风捲屋上茅,摇落当深秋。
有如失林鸟,哀鸣声啁啾。
输君决归计,早返澄江舟。
松菊尚无恙,琴尊堪忘忧。
桂花散如霰,高卧山之幽。
戚戚岐路感,伥伥他乡愁。
故园盛寇盗,安居渺难求。
先人敝庐在,卜筑违林邱。
风捲屋上茅,摇落当深秋。
有如失林鸟,哀鸣声啁啾。
输君决归计,早返澄江舟。
松菊尚无恙,琴尊堪忘忧。
桂花散如霰,高卧山之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句“戚戚岐路感,伥伥他乡愁”,以“戚戚”和“伥伥”形容离别时的悲伤和孤独,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岐路”指分别的道路,“他乡愁”则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忧愁。
接着,“故园盛寇盗,安居渺难求”两句,通过描述故乡遭受战乱,民不聊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遭受苦难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故园”指故乡,“寇盗”指的是战争或盗贼,“安居”则是指安定的生活,“渺难求”则表达了这种生活难以实现的无奈。
“先人敝庐在,卜筑违林邱”两句,诗人回忆起祖辈留下的旧居,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在林间建造新居,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风捲屋上茅,摇落当深秋”描绘了风吹屋瓦,落叶飘零的深秋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有如失林鸟,哀鸣声啁啾”将自己比作失去家园的鸟儿,通过哀鸣声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输君决归计,早返澄江舟”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尽快返回故乡,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松菊尚无恙,琴尊堪忘忧”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松树和菊花依然生机勃勃,弹琴饮酒可以忘却忧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桂花散如霰,高卧山之幽”以桂花比喻友人,如同细雨般轻盈,隐喻友人如山中隐士般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寿张太尊》【明·李之世】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https://shici.929r.com/shici/8TuL7DfwV.html
翠竹津头渡,青门郭外村。
林疑濠濮想,溪似武陵源。
乐道唯耽隐,忘机岂避喧。
一经韦相业,数亩仲长园。
玉种三株树,霞餐九节根。
瑶编窥宝箓,云笈授真言。
曲水罗琼馔,秋花扑羽尊。
三山遥在望,红日俯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