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爱堂深风满林,一由华发半欺簪。
主人记取从容意,三客无他只苦吟。
道爱堂深风满林,一由华发半欺簪。
主人记取从容意,三客无他只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对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感慨。
首句“道爱堂深风满林”,以“道爱堂”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深”字和“风满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自然气息的氛围。这里的“风满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一由华发半欺簪”,这一句则转而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诗人以自己的白发来象征岁月的痕迹,用“半欺簪”形象地描绘了白发在黑色发簪上的点缀,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主人记取从容意,三客无他只苦吟。”这两句则转向了聚会的情景。诗人邀请的三位客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其他杂念,只有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中。这里“从容意”不仅指聚会时的轻松自在,也暗含了诗人希望友人们能够享受当下,忘却尘世烦恼的心愿。“苦吟”二字,则体现了诗人及宾客们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与深情,表现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以及聚会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情、对艺术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