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冥海岳,万岫失松杉。
极目空中素,回头人倚岩。
压沈云外路,微溅石边函。
渺渺开襟处,春融见远缄。
一天冥海岳,万岫失松杉。
极目空中素,回头人倚岩。
压沈云外路,微溅石边函。
渺渺开襟处,春融见远缄。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深的山景图。诗人以“一天冥海岳,万岫失松杉”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浩瀚无垠、云雾缭绕的世界,群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松杉仿佛消失于无形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接着,“极目空中素,回头人倚岩”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间空旷的景象和行者的孤独身影。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一片洁白,而回眸时,人却只能依靠岩石支撑,凸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压沈云外路,微溅石边函”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层之下的道路被山压得似乎沉入云中,而细雨轻柔地落在岩石缝隙之间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最后,“渺渺开襟处,春融见远缄”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豁然开朗和对未来的憧憬。在那渺渺之处,春天的气息仿佛能融化一切,让人看到远方的希望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麦秋禾夏际,所蕲雨泽时。
昨者稍炎蒸,沾洒薄已滋。
兹复越七日,切切心靡夷。
田原纵未亢,颇待甘膏垂。
山云傍晚浓,长松点千丝。
闻声固已佳,见势心更怡。
转恐万窍号,忽焉风散之。
因忆常年间,夏至获一犁。
已是额手庆,晚禾尚及期。
今岁被恩早,颇生望蜀思。
人情率皆然,谁能造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