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禾夏际,所蕲雨泽时。
昨者稍炎蒸,沾洒薄已滋。
兹复越七日,切切心靡夷。
田原纵未亢,颇待甘膏垂。
山云傍晚浓,长松点千丝。
闻声固已佳,见势心更怡。
转恐万窍号,忽焉风散之。
因忆常年间,夏至获一犁。
已是额手庆,晚禾尚及期。
今岁被恩早,颇生望蜀思。
人情率皆然,谁能造无为。
麦秋禾夏际,所蕲雨泽时。
昨者稍炎蒸,沾洒薄已滋。
兹复越七日,切切心靡夷。
田原纵未亢,颇待甘膏垂。
山云傍晚浓,长松点千丝。
闻声固已佳,见势心更怡。
转恐万窍号,忽焉风散之。
因忆常年间,夏至获一犁。
已是额手庆,晚禾尚及期。
今岁被恩早,颇生望蜀思。
人情率皆然,谁能造无为。
此诗《夜雨》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雨水给农田带来的滋润与希望。
首句“麦秋禾夏际,所蕲雨泽时”点明时节,麦子已熟,稻谷正旺,人们期盼着适时的雨水。接着“昨者稍炎蒸,沾洒薄已滋”描述了前些日子天气炎热,雨水虽少但已有所滋润。紧接着“兹复越七日,切切心靡夷”表达出对接下来七天内雨水的迫切期待。诗人通过“田原纵未亢,颇待甘膏垂”表达了即使雨水尚未达到极度充沛,也期待着甘露的降临。
“山云傍晚浓,长松点千丝”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云雾浓厚,松树上挂满雨珠的景象。诗人听到雨声感到愉悦,“闻声固已佳,见势心更怡”,看到雨势更是心生欢喜。然而,诗人又担心风雨过大,带来破坏,“转恐万窍号,忽焉风散之”。
最后,“因忆常年间,夏至获一犁”回忆起过去在夏至时获得丰收的情景,那时的喜悦如同手捧丰收的果实。“已是额手庆,晚禾尚及期”表达了当时的满足与期待。而“今岁被恩早,颇生望蜀思”则表达了今年雨水来得早,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望,甚至产生了对蜀地的思念。诗人感慨“人情率皆然,谁能造无为”,感叹人之常情都如此,谁又能做到无所作为呢?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雨景,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陆羽仙经不易誇,诗家珍重寄禅家。
松根石上春光里,瀑水烹来斗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