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
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
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季的战役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开篇“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两句设置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表明敌人势力强大而我方在春天到来时转弱为强,显示出战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接着,“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战争爆发的情景。烽烟是古代用于报警的信号,而北阙通常指的是皇宫的北侧,因此这里暗示着战争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鼙鼓即战鼓,战东风则形象地表达了军队在东方迎风而进的英勇气势。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两句转而描绘了战争中的悲怆情景。雪舞可能是指战场上纷飞的箭矢或是寒冷天气中的飘雪,而花飞则可能是对流弹或是战乱中被摧毁的花朵的隐喻。泪眼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命损失的哀伤。
最后,“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两句又回到战场上,翠华可能指的是装饰性的旗帜或是军队的辉煌外观,而行乐处则表明战争中的某种胜利庆典。戈甲即兵器和盔甲,在这里用来衬托寒冷的天空,反映出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哀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