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当阳道中》
《当阳道中》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路指沮漳散马蹄,园林芳润称幽栖。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

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当阳道中》描绘了行者在沮漳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路指沮漳散马蹄”,以轻快的马蹄声点出旅程的动态,指向沮漳二水的方向。接下来,“园林芳润称幽栖”则展现出沿途园林的清新湿润,环境宜人,适合隐居休憩。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两句,通过描绘山势起伏与杉木古墓的静谧,以及流水无声滋润稻田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因病而忘记北方(河朔)的生活习惯,现在却沉溺于南方(汝南)的安逸,连鸡鸣都嫌吵闹,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是对行程匆匆的自我宽慰,即使忙碌,诗人仍不忘诗情画意,提笔抒怀,显示出其不凡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阳道中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的闲适与诗意。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斋居怀京中旧寮友

残雪凝光竹啸风,斋居那复故人同。

孤吟入夜才偏涩,远道逢春梦忽通。

七日文章惭雾豹,百年踪迹等泥鸿。

也应垂念江湖客,凤沼诗来定几筒。

(0)

大司马彭幸庵先生贺席上作

银烛然初夜,寒鸦徙别枝。

衣冠成雅会,肝胆托新知。

把盏欣逢圣,哦诗听出奇。

潞公今再起,不似洛中时。

(0)

古轩为程处士赋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

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

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

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

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

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0)

寿丘阁老先生

官居鼎鼐秪如贫,赢得声名动紫宸。

一代文章归馆阁,三千礼乐化成均。

壮年报国丹心在,老去忧民白发新。

试问开元到今日,匹休房杜有何人。

(0)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其一

散地偏于懒性便,我来君去思悠然。

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

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

(0)

送徐三母舅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