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指沮漳散马蹄,园林芳润称幽栖。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
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
路指沮漳散马蹄,园林芳润称幽栖。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
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当阳道中》描绘了行者在沮漳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路指沮漳散马蹄”,以轻快的马蹄声点出旅程的动态,指向沮漳二水的方向。接下来,“园林芳润称幽栖”则展现出沿途园林的清新湿润,环境宜人,适合隐居休憩。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两句,通过描绘山势起伏与杉木古墓的静谧,以及流水无声滋润稻田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因病而忘记北方(河朔)的生活习惯,现在却沉溺于南方(汝南)的安逸,连鸡鸣都嫌吵闹,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是对行程匆匆的自我宽慰,即使忙碌,诗人仍不忘诗情画意,提笔抒怀,显示出其不凡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阳道中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的闲适与诗意。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
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
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
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
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
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