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三母舅》
《送徐三母舅》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与舅舅相聚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离别的哀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首句“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世间,强调了母爱的普遍性,引出了自己特殊的情感体验。接着,“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两句,点明了自己没有亲生母亲,从小依靠舅舅抚养长大,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表达了诗人成年后,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常伴舅舅身边,流露出对未能尽孝的遗憾。舅舅从远方来访,诗人“出迎急奔走”,体现了甥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描绘了舅舅登堂拜见长辈的场景,表现了家族礼仪的庄重与亲情的深厚。“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则展现了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婴儿的天真与喜悦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一句,诗人感慨于亲情的自然流露,即使不是血缘关系,也能够感受到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聚会中“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热烈与持续时间之长。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感叹这样的快乐并不常见。舅舅的呼唤,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预感到了分别的即将到来。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揭示了聚散离合的无奈与伤感,诗人担心相聚的时间短暂,离别即将到来。秋风、斜阳、衰柳等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不愿与舅舅匆匆告别的心情。最后,“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通过地点的转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但“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强调了尽管环境变化,但亲情不变,只是缺少了珍贵的礼物作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离别的哀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戴胜

青林煖雨饱桑虫,胜羽离披湿翠红。

亦有春思禁不得,蕣花枝上诉东风。

(0)

行歌伐木隐林中,平楚高原四望通。

爱踏春山萦碧草,醉眠秋壑舞丹枫。

唯留松柏团成盖,不许荆榛竞作丛。

半岭夕阳归路稳,乘风破浪为谁雄。

(0)

赠陶得和制墨

麋胶万杵捣玄霜,螺制初成龙井庄。

悟得廷圭张遇法,古松烟细色苍苍。

桐花烟出潘衡后,依旧升龙柳枝瘦。

请看陶法妙非常,一点浓云琼楮透。

(0)

季秋望后一日同僚友登岱

泰岱高临万里看,三齐秋色更漫漫。

振衣龙峪青云湿,倚剑天门白日寒。

东带黄河连海岸,北来紫气绕长安。

自怜突兀平生志,恍惚乘风跨彩鸾。

(0)

新淦县

早春游望过欧潭,青竹红桃水似蓝。

钓艇画船山色里,令人只是恋江南。

(0)

谒周瑜庙·其一

巴丘古县周郎庙,从祀甘黄共俨然。

三国已兴吴社稷,二乔同泣汉婵娟。

漳河碧草迷宫沼,皖水青林绕墓田。

盖世英雄瑜与亮,东风赤壁忆当年。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