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煖雨饱桑虫,胜羽离披湿翠红。
亦有春思禁不得,蕣花枝上诉东风。
青林煖雨饱桑虫,胜羽离披湿翠红。
亦有春思禁不得,蕣花枝上诉东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首句“青林煖雨饱桑虫”,描绘了一幅温暖春雨滋润着青葱树林,滋养着蚕虫的画面。青翠的树林在春雨的沐浴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饱食春雨的蚕虫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次句“胜羽离披湿翠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与活力。离披的翠绿与湿润的红色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春天的丰富色彩,也暗示了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里的“胜羽”可能指的是鸟羽,也可能象征着新生的力量,与“离披”的翠绿和红色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第三句“亦有春思禁不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春日里,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还是诗人自己,都难以抑制住对春天的喜爱和感慨。这句诗将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变迁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情感的共鸣。
最后一句“蕣花枝上诉东风”,以蕣花(即木槿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赞美。蕣花在春风的吹拂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传递着生命的喜悦和希望。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绽放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诗人对春天的深情赞美,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
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
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
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
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
前月南朝天使来,欲令践此誇雄哉。
无何层冰蔽流下,三十六洪中夜摧。
当时白马津头渡,不下毡车上船去。
今朝缓辔扬鞭回,笑踏长鲸指归路。
但愿河伯常安流,斯桥不断千古浮。
他年过师枕席上,孰忧王旅行无舟。
适见黎阳山下驿,驿垣破处龟趺出。
丰碑大字天成桥,犹是宣和时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