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其一》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散地偏于懒性便,我来君去思悠然。

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

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

(0)
鉴赏

此诗《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散地偏于懒性便”,开篇即点出环境的宁静与诗人性情的契合,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我来君去思悠然”一句,通过对比“我”的到来与“君”的离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淡淡的忧伤。

“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深刻的人生哲理巧妙融合。这里“三昧”指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八砖”可能暗喻时间的流逝或对时间的珍惜,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与对时间的珍视。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花影摇曳、春日里和风细语、鸟鸣和谐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瀛洲”常被用来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余永颜挽词

户外诸生屦,门前长者车。
柳袍空自染,瓶粟竟无储。
隐行刑宗党,清风照晨闾。
沉冥谁为表,赖有子云书。

(0)

次韵十绝·发书

故人惟赖几行书,今日谁能更访吾。
旧日热心今就冷,向来已自得揶揄。

(0)

陆郎中挽词

壮岁联双捷,衰年困百罹。
肉身心佛子,霜发貌婴儿。
万事几樽酒,百年千首诗。
浮生成梦觉,吾道竟何之。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柑隅

霜著芳苞翠作围,数椽潇洒映斜晖。
木奴何必须千树,乞得閒身径且归。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松岭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
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月沼

玉洁冰清一壑专,箨龙何处引涓涓。
深知月满还亏缺,只学蟾光一半圆。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