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这首《明妃曲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历史反思。
开篇“明妃初嫁与胡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王昭君远嫁异域的情景,暗示了她命运的悲剧色彩。接着,“毡车百两皆胡姬”一句,通过描述随行的胡姬队伍,进一步渲染了远离故土的孤独与异域风情。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王昭君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欲言又止,只能将满腹心事寄托于琵琶,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灵的倾诉。琵琶声中,她的心意得以传达,但真正的理解者或许只有自己。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描绘了王昭君弹奏琵琶的场景,她以娴熟的手法,弹出悠扬的旋律,仿佛能与天空中的飞鸿对话,借酒抒怀,与异族共享这份孤独与哀愁。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对王昭君命运的不同反应。汉宫侍女的泪水,是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哀悼;而沙上行人的回首,则是对这段故事的感慨与思考。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揭示了主题,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刻反思。汉朝的恩泽对她来说显得浅薄,而异族的深情却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人生的意义在于相互理解与共鸣,王昭君的故事正是这种深刻情感的体现。
最后,“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以王昭君墓的荒凉与琵琶曲的流传,收束全诗,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也是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王昭君虽已逝去,但她那哀婉动人的音乐,却如同她的故事一般,流传至今,触动着后人心中的柔软之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名园开绿野,淑景接浮邱。
风暖千花丽,春深万木稠。
遥峰藏雾豹,环沼戏沙鸥。
清适壶中乐,逍遥物外游。
论文仍授简,把酒更临流。
棋局消长昼,渔歌破晚愁。
鹤翀依碧落,凤举集瀛洲。
地以刘郎胜,丹曾葛令留。
仙家千日醉,海屋万年筹。
谈笑忘归晚,白云天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