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阳道中过上元》
《平阳道中过上元》全文
宋 / 张商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元夕吾何处,吾行次晋郊。

乐棚垂苇席,灯柱缚松梢。

俚妇朱双脸,村夫赤两骹。

春田誇积雪,酒胆醉仍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期间,诗人张商英在平阳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乡村生活的淳朴。

首句“元夕吾何处”,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元宵佳节,诗人身处何方?引人遐想。接着“吾行次晋郊”一句,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和地点,晋郊,即晋国的郊外,这里以晋郊代指平阳道,既突出了地理环境,又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乐棚垂苇席,灯柱缚松梢。”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元宵节的场景。乐棚下垂着苇席,营造出一种简朴而热烈的氛围;而灯柱则被松枝缠绕,不仅增加了节日的装饰效果,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俚妇朱双脸,村夫赤两骹。”这两句转向对人物的描写。俚妇,即乡间妇女,她们脸上涂着红色,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村夫,则是赤裸着双脚,这或许是他们朴素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是为了方便行走于乡间小路。这些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元宵之夜。

“春田誇积雪,酒胆醉仍嘐。”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田野。春天的田野上,积雪未消,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而“酒胆醉仍嘐”,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畅饮的豪情,即使醉酒,依然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场景和人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人们在节日中释放情感、享受生活的状态。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作者介绍

张商英
朝代:宋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
猜你喜欢

晓因逝世一周年告慰七首·其四

海外征鸿终必归,域中断雁告无违。

追思共洒伤心泪,反省从知昨日非。

话雨一村成噩梦,坐风几辈惜馀晖。

亲朋无恙休相忆,三为陈辞向素闱。

(0)

题青岛海滨长卷四首·其一

分明瀛海涌瀛寰,绿树红楼错落间。

借问此图谁绘得,小神仙写自家山。

(0)

晓因一病将及三年用特效药后幸有转机写示五首·其二

相偕奔走涉南溟,一舸归来百劫经。

阔水遥天念儿女,荒榛断瓦认门庭。

旷怀莫解愁凝结,强笑谁知涕暗零。

忧患益教成痼疾,冬来依旧血花腥。

(0)

偕晓因自星赴港海道中三首·其三

途长日暮子偕行,浪阔风高梦不惊。

闪烁星还传眼语,浮沈月漫荡心旌。

银蟾东泛波光白,火骥西驰水气清。

翻怕来朝船到港,乱邦荒径逼南京。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九十

既愁白打失芳邻,又喜红炉抽积薪。

忧乐无端方寸昧,罔知唇是齿城闉。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十六

桃李阴成毛羽丰,画眉有笔泼如风。

马前露布堂堂草,北部烟花一扫空。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