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长日暮子偕行,浪阔风高梦不惊。
闪烁星还传眼语,浮沈月漫荡心旌。
银蟾东泛波光白,火骥西驰水气清。
翻怕来朝船到港,乱邦荒径逼南京。
途长日暮子偕行,浪阔风高梦不惊。
闪烁星还传眼语,浮沈月漫荡心旌。
银蟾东泛波光白,火骥西驰水气清。
翻怕来朝船到港,乱邦荒径逼南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海上同行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途长日暮子偕行”,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漫长与时间的流逝,同时强调了与友人的相伴同行,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温暖与陪伴感。
“浪阔风高梦不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壮阔与狂风的猛烈,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心境依然平静,暗示了内心的坚韧与对未知的从容面对。
“闪烁星还传眼语,浮沈月漫荡心旌”进一步深化了夜航时的景象,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与人交流,月亮则在水面轻轻摇曳,触动着诗人的心灵。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银蟾东泛波光白,火骥西驰水气清”两句,将视线转向东方与西方,分别描绘了月亮在海面上泛起的银白色光芒和骏马在水气中疾驰的场景。这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喻了人生的追求与奋斗。
最后,“翻怕来朝船到港,乱邦荒径逼南京”表达了诗人对于旅程即将结束的复杂心情。一方面,对即将到达目的地感到期待;另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改变和可能的挑战感到担忧。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探索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成觉道兮坐宝莲。金容赫兮螺髻旋。
威德圣兮福慧全。三身具兮万行圆。
演一音兮龙象筵。应群机兮施化权。
由杂花兮至鹿园。大小乘兮假蹄筌。
彼诸子兮悔应愆。运大车兮等无偏。
嘱王臣兮法流传。末拈花兮妙无言。
三百会兮五十年。度弟子兮陈如先。
量虚空兮知其边。赞功德兮何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