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东来日欲西,兰苕参差那得齐?
苏公堤边人荡桨,吴山树头鸦欲栖。
湖水东来日欲西,兰苕参差那得齐?
苏公堤边人荡桨,吴山树头鸦欲栖。
这首元代诗人朱彬的《和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二)》描绘了西湖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生动景象。诗中以湖水东流、太阳西下起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紧接着“兰苕参差那得齐”一句,运用自然界的植物形象,暗示着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后文的人事活动提供了背景。
“苏公堤边人荡桨”描绘了游人在苏东坡曾经漫步过的苏公堤上划船的情景,既展现了西湖作为旅游胜地的魅力,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而“吴山树头鸦欲栖”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吴山,通过乌鸦归巢这一日常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在特定时间点的独特韵味,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有人文情怀的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
自言逋客持赠我,乃是钱塘丁翰之。
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
草堂暗引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
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解散无人斗。
满城奔迸翰之闲,只把枯松塞圭窦。
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今来利作采樵客,可以抛身麋鹿群。
丁隐君,丁隐君,叩头且莫变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