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的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境界:浩大的气势包容一切,宛如大海涵盖万物,而诗人则在这宁静的园中,悠然地品味着酒的香醇。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寓。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秋日漫长,诗人在这广阔的景色中行走,每一步都沉浸于这份浩瀚无垠之感。心灵则随着暮色的积聚而生出更多的思绪,这是对秋天特有的情感描写。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上的珍贵,比如翠玉和玄珠,都象征着价值连城之宝;二则是精神上的追求,凤和鹅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这里的“思回”和“肯在”,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事物的向往。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这两句则显得有些超脱世俗。诗人询问师傅在哪片土地上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而“空性”一词,则透露出一种禅意,似乎在说,诗歌也只是表象,最终的答案或许需要通过心灵的体验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辽阔,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也折射出诗人超脱尘世、寄情于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