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闻笛自堪悲,况是深林欲暮时。
重照古潭双鬓改,旧游芳草几人随。
能诗何逊今安在,入洞刘郎杳莫期。
蹋遍千峰黄鹤远,素书无路报相知。
旅中闻笛自堪悲,况是深林欲暮时。
重照古潭双鬓改,旧游芳草几人随。
能诗何逊今安在,入洞刘郎杳莫期。
蹋遍千峰黄鹤远,素书无路报相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在深林暮色中听到笛声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联“旅中闻笛自堪悲,况是深林欲暮时”,开篇即点出主题,旅人在异乡听到笛声,自然引发悲情。而此时正值傍晚,深林之中,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
颔联“重照古潭双鬓改,旧游芳草几人随”,诗人通过“古潭”与“芳草”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镜中的自己,两鬓斑白,而往日的朋友们,如今又有几人还在身边相伴?
颈联“能诗何逊今安在,入洞刘郎杳莫期”,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人,刘郎则是指晋代的刘晨和阮肇,他们曾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这两句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寻觅的感慨。
尾联“蹋遍千峰黄鹤远,素书无路报相知”,诗人踏遍千山万水,却再也找不到黄鹤,象征着对知己的追寻与失落。即使想要写信告知好友自己的行踪,也找不到传达消息的途径,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友情难寻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