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帛复熨帛,一日能几匹。
贫家日短富日长,同是一般辛苦力。
贫家莫叹熨帛劳,犹胜家贫无帛熨。
熨帛复熨帛,一日能几匹。
贫家日短富日长,同是一般辛苦力。
贫家莫叹熨帛劳,犹胜家贫无帛熨。
这首诗描绘了贫富对比下的生活辛劳,通过“熨帛”这一日常家务活动,展现了贫富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首句“熨帛复熨帛,一日能几匹”,以“熨帛”这一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示了劳动者的日常劳作,暗示了一天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有限。接着,“一日能几匹”则直接点明了劳动成果的微薄,反映了生活的艰辛。
“贫家日短富日长,同是一般辛苦力。”这两句将贫富家庭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对比,指出尽管贫家的日子似乎更短,但两者都在承受着相似的辛勤劳动。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强调了劳动的普遍性。
“贫家莫叹熨帛劳,犹胜家贫无帛熨。”最后两句则是对贫家人的劝慰,鼓励他们不要因熨烫衣物的劳苦而感到沮丧,因为至少他们还有衣物可熨,比起那些连衣物都没有的家庭来说,已经幸运得多。这不仅是对贫家人的安慰,也是对社会公正的一种呼吁,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劳苦生活,并思考如何改善他们的境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劳动人民的辛劳,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