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乘黄鹤去千秋,观壮湖南是此楼。
山势北来青个个,江流东去碧悠悠。
云随过雁离城市,帆带斜阳傍蓼洲。
南望乡关归未得,白头应动倚门愁。
仙乘黄鹤去千秋,观壮湖南是此楼。
山势北来青个个,江流东去碧悠悠。
云随过雁离城市,帆带斜阳傍蓼洲。
南望乡关归未得,白头应动倚门愁。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联“仙乘黄鹤去千秋,观壮湖南是此楼”以仙人乘鹤离去的传说开篇,点出黄鹤楼的历史悠久与独特地位,接着“观壮湖南是此楼”则直接引入主题,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眼前的楼阁。
颔联“山势北来青个个,江流东去碧悠悠”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色与江水的景象。山峰连绵,青翠欲滴,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而江水则自东向西流淌,碧波荡漾,给人以宁静与悠远的感受。这两句通过色彩和动态的对比,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颈联“云随过雁离城市,帆带斜阳傍蓼洲”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天空到水面,从城市到自然,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广阔世界。大雁在云间飞翔,似乎带着城市的喧嚣远去;而远处的船只则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驶向蓼洲,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尾联“南望乡关归未得,白头应动倚门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站在黄鹤楼上,南望家乡的方向,心中却充满了无法归去的愁绪,白发苍苍的他,倚在门边,思绪万千。这一联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游子思乡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黄鹤楼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感慨。
剡溪春水碧鳞鳞,剡水野藤如乱云。
剡人伐藤就溪洗,匠出素笺黄土纹。
大笺敷腴便竿牍,小笺轻盈日千束。
我昔少年贪著纂,累笥连箱输不足。
年来弃置百事休,引腕就书如畏囚。
有时得笺不自爱,杜曲蛮歌相献酬。
世人贵贱随人好,西家弃物东家宝。
退笔成山何足道,为我攻修太玄草。
山压众峰首,寺占紫云顶。
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
昨暮下三峡,出谷已延颈。
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
跻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
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
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
玉垒连金雁,西轩列阡畛。
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
少城白烟里,水墨澹微影。
江流一练带,不复辨渔艇。
东惭梓隘阙,右喜锦川迥。
磐陀石不转,枯蘖弄芒颖。
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
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
暂时方外游,聊惬素心静。
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
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
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
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
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