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胡为践神京,翠华东巡朝太清。
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
皇威意无穷发北,老傅坐筹自巾帼。
谋臣猛将俄解体,吹入胡笳一萧瑟。
塞南莽莽多穹庐,塞雁年年不系书。
回首朔云清泪满,伤心玉坐碧苔虚。
中兴圣主宣光类,群材合沓风云会。
会稽甲楯今几时,于铄王师尚时晦。
最喜邺侯开肃宗,不谓晨昏急近功。
竟使大唐宏业坠,丰碑有愧昭无穷。
徙倚碑前三太息,江水东流岂终极。
颂声谐激不为难,君王早访平戎策。
戎马胡为践神京,翠华东巡朝太清。
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
皇威意无穷发北,老傅坐筹自巾帼。
谋臣猛将俄解体,吹入胡笳一萧瑟。
塞南莽莽多穹庐,塞雁年年不系书。
回首朔云清泪满,伤心玉坐碧苔虚。
中兴圣主宣光类,群材合沓风云会。
会稽甲楯今几时,于铄王师尚时晦。
最喜邺侯开肃宗,不谓晨昏急近功。
竟使大唐宏业坠,丰碑有愧昭无穷。
徙倚碑前三太息,江水东流岂终极。
颂声谐激不为难,君王早访平戎策。
这首诗名为《题浯溪》,作者是宋代的胡寅。诗中描绘了历史上的军事场景,以唐朝皇帝东巡、边塞战事和人才凋零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策略的期盼。
首句“戎马胡为践神京”,揭示了战争的侵扰,皇帝为何要亲征京城,暗示了战事的紧迫。接下来,“翠华东巡朝太清”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壮观场面,但同时也暗含着战乱下的无奈之举。“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军队的强大,然而“皇威意无穷发北”又透露出战争的深远影响。
“老傅坐筹自巾帼”一句,可能指的是老将运筹帷幄,但女性将领(巾帼)的出现,暗示了人才的匮乏。“谋臣猛将俄解体,吹入胡笳一萧瑟”则表达了战事失利,士气低落的悲凉气氛。
“塞南莽莽多穹庐,塞雁年年不系书”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通信断绝,令人伤感。“回首朔云清泪满,伤心玉坐碧苔虚”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后半部分转向对中兴的期待,“中兴圣主宣光类,群材合沓风云会”寄希望于圣主能振奋人心,聚集英才。“会稽甲楯今几时”感慨人才的流失,而“于铄王师尚时晦”则表达了对军队困境的忧虑。
最后,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交织,“最喜邺侯开肃宗,不谓晨昏急近功”批评急功近利的行为导致了大唐盛世的衰落,“丰碑有愧昭无穷”表达了对未能留下长久功绩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忧虑,表达了对和平与贤明领导的渴望,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南渡失国柄,二竖覆皇都。
武昌兴甲兵,传檄诛奸徒。
烽火照河北,四镇还相图。
撤兵防上游,坐视扬州屠。
所虑楚师下,宁忧胡马驱!
胡马渡江来,奸臣弃主逋。
可怜佳丽地,士女成炭涂!
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
磨盾草檄文,鬼神泣通衢。
一战不得当,诸将人人殊。
书生愤所激,攘臂愿执殳。
兵力虽不敌,志已无完躯。
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勿渝。
我友赴深渊,我生聊须臾。
宛转娇儿女,枕藉江与湖。
哀号浮水出,涕泣通市俱。
抚尸哭一声,痛绝还复苏。
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
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
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瘴云苦。
遍五溪、沙明水碧,声声不断,只劝行人休去。
行人今古如织,正复何事,关卿频寄语。
空祠废驿,便征衫湿尽,马蹄难驻。风更雨。
一发中原,杳无望处。万里炎荒,遮莫摧残毛羽。
记否越王春殿,宫女如花,秪今惟剩汝。
子规声续,想江深月黑,低头臣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