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难封植,恶木费剪除。
君看种榆柳,横直皆扶疏。
袅袅不自畏,更欲陵天衢。
不知岁寒后,松柏谁彫枯。
嘉木难封植,恶木费剪除。
君看种榆柳,横直皆扶疏。
袅袅不自畏,更欲陵天衢。
不知岁寒后,松柏谁彫枯。
这首诗通过对比嘉木与恶木的不同命运,以及对种榆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以“嘉木”和“恶木”为象征,前者代表了美德与优秀品质,后者则象征着邪恶与缺陷。通过“嘉木难封植,恶木费剪除”的开篇,诗人强调了培养美德的不易与去除恶习的艰辛。
接着,诗人以“君看种榆柳,横直皆扶疏”描绘了种植榆树和柳树的景象,这些树木无论横生还是直长,都枝叶繁茂,形象地比喻了美德与优秀品质在不同环境下的自然生长,不受约束,充满生机。
“袅袅不自畏,更欲陵天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那些具有美德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会畏惧,反而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追求卓越。这里的“袅袅”形容姿态轻盈,暗示了美德的优雅与力量。
最后,“不知岁寒后,松柏谁彫枯”以松柏为例,说明在严冬之后,真正的美德与品质会更加凸显,而那些表面的、虚假的将被时间所揭露,失去生命力。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考验,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强调了坚持正义与美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德与邪恶、自然与人为、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力就扬雄宅一区,知公有意赋归欤。
两楹岂谓哲人梦,三径空留君子居。
厚德所传唯裔嗣,清名难朽是诗书。
天公到底悭风俗,不使斯人在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