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去冬竹瓦迎新雪",通过"竹瓦"和"新雪",展现了冬季屋檐下积雪的景象,显得清新而宁静。"曾下珠玑到酒盘"则以比喻手法,形容雪花飘落如同珍珠般洒在酒盘上,增添了冬日宴饮的诗意。
进入正月,诗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开始温暖起来,"正月便回春意暖",暗示着冬天的严寒即将过去,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五更微带雁声寒"又透露出一丝早春的寒冷,尤其是听到北归的大雁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诗人感慨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门前的冷清无需过分忧虑,自己的鬓发虽已斑白,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青春活力。这里引用了典故,"翟"指古代贵族的冠饰,暗示诗人不求奢华;"潘"则借指潘岳,以其早衰的形象自比,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定不移的报恩之心,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也以"六如"(即色、香、味、触、法、空)的佛教观念来看待,保持豁达和超脱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懒游因病困蒙茸,不独炎天万事慵。
七夕邀行齐踊跃,两人羁绊阻迎逢。
大河平地涛长涌,乔岳清秋雾不封。
次第荣途俱獬豸,迂疏故国且芙蓉。
壮夫激烈悲迟暮,执友团圞喜去冬。
久避鸢肩优谏诤,亟推经笥贯中庸。
繁台禹庙梁王榭,古寺残碑宋代松。
吾企杜高名不及,汝追枚马涕何从。
虚疑豪侠轻朱亥,实被文章误蔡邕。
愤起铁椎心枉费,曲终焦尾意还浓。
不争期约惭牛女,恐使流传笑駏蛩。
末俗但知张市虎,异时谁切辨衣蜂。
云吁世路聊三径,敢说天门尚九重。
宠岂尽轩卫国鹤,尽宜偏骇叶公龙。
蒐园卜筑邻猿岛,茅屋昏晨节梵钟。
修竹雁池虽惨惨,水花云叶固溶溶。
悔将朱绂抛渔艇,誓住丹丘学老农。
为底回骢孤蟋蟀,徒思临沼共鰅鳙。
踟蹰莫畏风沙眯,吊唁应愁辇路冲。
许过只须图酩酊,有谈母遽及徽宗。
《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字句述我志怀》【明·李梦阳】懒游因病困蒙茸,不独炎天万事慵。七夕邀行齐踊跃,两人羁绊阻迎逢。大河平地涛长涌,乔岳清秋雾不封。次第荣途俱獬豸,迂疏故国且芙蓉。壮夫激烈悲迟暮,执友团圞喜去冬。久避鸢肩优谏诤,亟推经笥贯中庸。繁台禹庙梁王榭,古寺残碑宋代松。吾企杜高名不及,汝追枚马涕何从。虚疑豪侠轻朱亥,实被文章误蔡邕。愤起铁椎心枉费,曲终焦尾意还浓。不争期约惭牛女,恐使流传笑駏蛩。末俗但知张市虎,异时谁切辨衣蜂。云吁世路聊三径,敢说天门尚九重。宠岂尽轩卫国鹤,尽宜偏骇叶公龙。蒐园卜筑邻猿岛,茅屋昏晨节梵钟。修竹雁池虽惨惨,水花云叶固溶溶。悔将朱绂抛渔艇,誓住丹丘学老农。为底回骢孤蟋蟀,徒思临沼共鰅鳙。踟蹰莫畏风沙眯,吊唁应愁辇路冲。许过只须图酩酊,有谈母遽及徽宗。
https://shici.929r.com/shici/cYUPBTSF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