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雷石寺润公环翠轩》
《题雷石寺润公环翠轩》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窗外小山重叠好,阴阴松竹翠排檐。

老人嘉我幽寻意,深炷炉香为捲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éishírùngōnghuáncuìxuān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chuāngwàixiǎoshānzhòngdiéhǎoyīnyīnsōngzhúcuìpáiyán

lǎorénjiāyōuxúnshēnzhùxiāngwèijuànlián

翻译
窗外的小山景色优美,层层叠叠的翠绿松竹环绕屋檐。
老者赞赏我这次隐秘的探寻,点燃香炉,轻轻卷起窗帘以迎接我。
注释
窗外:指室外的景色。
小山:形容山体不大,但众多。
重叠好:排列得错落有致,显得很好看。
阴阴:形容树木茂盛,阴暗的样子。
松竹: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
翠排檐:翠绿的松竹排列在屋檐下。
老人:年长的人。
嘉:赞赏。
幽寻意:隐秘的探寻之意,含有诗意的寻找。
深炷:点燃深深的香柱。
炉香:香炉中的香。
捲帘:卷起窗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窗外小山重叠好",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窗外山景的层峦叠嶂,展现出自然的秀美与深远。"阴阴松竹翠排檐"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松竹的葱郁,绿色环绕着屋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盎然的氛围。

"老人嘉我幽寻意"中的"老人"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住持或德高望重的人物,他赞赏诗人的幽雅探幽之志,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深炷炉香为捲帘"则通过点燃香炉的动作,暗示时光静好,诗人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心情,享受片刻的宁静。

整首诗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雷石寺的环翠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友或僧侣的敬仰之情。郑刚中的诗风清新淡雅,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画四首·其二荷花鹡鸰

斜日回塘静,红莲花半开。

双双鹡鸰鸟,窥影去还来。

(0)

题画赠王都宪公度四首·其三

暂解簪缨憩翠微,公馀清适澹忘机。

此身虽在江湖远,魏阙心悬只尺威。

(0)

题水仙花·其二

幽思不可极,荡舟湘水间。

日莫遇佳人,弄珠妖且闲。

馨香随风发,秀色若可餐。

愿此托交甫,解佩以为欢。

(0)

和曹先生春游韵

载酒出城去,春山乐胜游。

风轻云淡淡,冰泮水悠悠。

我幸逢青眼,公无叹白头。

抚时须尽兴,一醉两忘忧。

(0)

郓城县

夜听墙下鸡,晓扫墙上霜。

鸡啼霜正白,繁星粲成章。

维兹古郓城,废塔河冰傍。

亦复有民社,鸡犬声相望。

我舟泊已久,徒旅行未遑。

回瞻百里间,形势转仓皇。

闷来走平陆,临眺齐鲁疆。

汶济日夜去,青徐互低昂。

泰山岳所尊,凫绎圣之邦。

归田事则远,怀古心孔伤。

(0)

送督造海舟钱使君还钱塘

鉴湖五月风露凉,玉人簸弄明月光。

陆离文采底相似,芙容下映双鸳鸯。

咫尺题诗掖垣去,綵笔香凝紫薇露。

长风吹送到蓬莱,又览珊瑚海中树。

勒马催船云满袍,楼船坐见帆樯高。

食单初捲贺监宅,归心已渡钱塘潮。

我昔东还卧荒甸,江海才华半相见。

山阴只共浮云间,不见能诗玉人面。

玉人环佩风泠泠,蕺山甬水空含情。

即今天子爱文采,春风殿上赋流莺。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