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三十但离经,多愧吾生见宁馨。
玄未就时堪笑白,蓝当出处已为青。
三年鍊赋耽香草,一画忘言想负苓。
安得百原山雪内,破除闻见坐空冥。
头颅三十但离经,多愧吾生见宁馨。
玄未就时堪笑白,蓝当出处已为青。
三年鍊赋耽香草,一画忘言想负苓。
安得百原山雪内,破除闻见坐空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的《岁暮閒居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头颅三十但离经,多愧吾生见宁馨”,诗人以自己的年龄(三十岁)自谦,表示自己在学问上尚未达到精通的程度,内心充满愧疚,感叹自己未能在年轻时就有所成就。
颔联“玄未就时堪笑白,蓝当出处已为青”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意识到在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己曾有过轻率和错误,如今回首,不禁感到可笑;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进步,如在处世态度上更加成熟稳重,如同蓝草一般,虽处低微却能保持青色不改。
颈联“三年鍊赋耽香草,一画忘言想负苓”描绘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修炼,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且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仿佛能够与自然界的香草和茯苓产生共鸣,体验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安得百原山雪内,破除闻见坐空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一片被雪山覆盖的广袤原野中,远离尘嚣,彻底摆脱外界的纷扰和认知的局限,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海棠已成雪,桃李不足言。
纤纤麦被野,郁郁桑连村。
稚蚕细如蚁,杜宇号朝昏。
展墓秫饵美,坐社黍酒浑。
早笋渐上市,青韭初出园。
老夫下箸喜,尽屏鸡与豚。
幽居亦何乐,且洗两耳喧。
呼儿烧柏子,悠然坐东轩。
野性安衡茅,杰屋愁耽耽。
上不补县官,下有肉食惭。
虽非策云骥,实鄙作茧蚕。
失计不容悔,渔蓑换朱蓝。
少壮尚可力,老大真难堪。
今朝意颇豁,村舍寄半酣。
玉版烹雪笋,金苞擘霜柑。
岂惟写我忧,亦以税我骖。
弄笔作一笑,何用与客谈。
逡巡上车去,湿翠浮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