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
-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寓意,描绘了天子与民间生活的紧密联系。"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开篇即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将天子的形象置于豆田这一普通场景之中,暗示天子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触手可及。这种平民化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天人合一哲学的追求。
"近在豆田中"一句,不仅描绘了天子与豆田的物理距离之近,更蕴含了精神层面的贴近。豆田作为农业社会的基础生产场所,象征着民生的根本。天子若能亲临此地,意味着他关注民生,体恤民情,愿意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体现了古代理想君主应当具备的德行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君主应如何治理国家的思考。它提醒统治者不应忘本,而应时刻心系民众,与民同甘共苦,方能长治久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四明留题丹山
四明光照九霄寒,阆苑神仙日往还。
瀑布远从银汉落,洞门长锁白云閒。
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铁色斑。
无限遗踪人莫识,落花香泛水潺潺。
示赵与槟弘毅章
天之苍苍,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验之于躬。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往行前言,浩浩无穷。
一以贯之,何所不容。两间非大,此之谓弘。
牝马之贞,行地无疆。古往今来,其道有常。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君子体之,六二直方。
直内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贲育非刚。
泗亭之参,以此任道。繇轲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免允蹈。
兴夫请书,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江梅引/江城梅花引·其三怜落梅
重闺佳丽最怜梅。牖春开。学妆来。
争粉翻光、何遽落梳台。
笑坐雕鞍歌古曲,催玉柱,金卮满,劝阿谁。
贪为结子藏暗蕊。敛蛾眉,隔千里。旧时罗绮。
已零散、沈谢双飞。不见娇姿、真悔著单衣。
若作和羹休讶晚,堕烟雨,任春风,片片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