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苍苍,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验之于躬。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往行前言,浩浩无穷。
一以贯之,何所不容。两间非大,此之谓弘。
牝马之贞,行地无疆。古往今来,其道有常。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君子体之,六二直方。
直内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贲育非刚。
泗亭之参,以此任道。繇轲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免允蹈。
兴夫请书,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天之苍苍,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验之于躬。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往行前言,浩浩无穷。
一以贯之,何所不容。两间非大,此之谓弘。
牝马之贞,行地无疆。古往今来,其道有常。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君子体之,六二直方。
直内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贲育非刚。
泗亭之参,以此任道。繇轲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免允蹈。
兴夫请书,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这首诗名为《示赵与槟弘毅章》,是宋代赵汝腾所作。诗人以自然景象和哲理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坚韧毅力和道德修养的赞美。首句“天之苍苍,而在山中”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与山峦相接的壮丽画面,象征着宏大与深远。接着,“大畜之象,验之于躬”借用《易经》中的卦象,强调个人应效法天地之大,修身立德。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指出即使是最微小的个体,也能包含众多美德。“往行前言,浩浩无穷”鼓励人们不断前行,追求无尽的知识与智慧。"一以贯之,何所不容"则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包容万物。
“两间非大,此之谓弘”进一步阐述天地虽大,但人的胸怀可以更加宽广。“牝马之贞,行地无疆”以雌马的坚贞比喻君子的品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守正道。诗人强调道德规范的永恒性,并期望后人如孟子、程颐这样的儒家大师般深入理解并实践。
最后,“兴夫请书,朝夕戴抱”呼吁人们将这些道理铭记在心,日日践行,直至老去。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赵汝腾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