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庭前柳,长啼月下乌。
半生嗟命薄,中夜正心孤。
勋业看双鬓,歌吟在数须。
从今闲草马,休得更江湖。
不分庭前柳,长啼月下乌。
半生嗟命薄,中夜正心孤。
勋业看双鬓,歌吟在数须。
从今闲草马,休得更江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不分庭前柳,长啼月下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庭院里的柳树与夜晚的乌鸦都成为了诗人的伙伴。
"半生嗟命薄,中夜正心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内心孤独的感慨。"勋业看双鬓,歌吟在数须"中的"勋业"指的是诗人平日里的修养与积累,而"双鬓"和"数须"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表明诗人的年华已过中年,时光不待人。
最后两句"从今闲草马,休得更江湖"显然是诗人对未来生活态度的一种宣言。"闲草马"意味着放慢脚步,享受简单的田园生活,而"休得更江湖"则表明诗人对于纷扰复杂的世事已经心生厌倦,不再愿意参与其中。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清逸之气,同时也带有一丝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
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
言言不及相,一口吸西江。
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
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
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
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
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
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
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
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
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钓船依旧放,不见谢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