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刚随机无尽颂.标经题目》
《金刚随机无尽颂.标经题目》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

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

言言不及相,一口吸西江。

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

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

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

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

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

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

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

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

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钓船依旧放,不见谢三郎。

(0)
鉴赏

这首宋朝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诗,以金刚经的智慧为主题,表达了对般若(即智慧)的深入理解和赞叹。首句“般若真微妙”直接点题,强调般若智慧的深奥与微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无相为宗要”、“无住元为体”等表达无相和无住的佛教理念,认为智慧的实质在于超越形式和执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形象地描绘了研习佛法的艰辛与积累,而“言言不及相,一口吸西江”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智慧的广大无边。诗人进一步将智慧比喻为金刚,坚不可摧,能够抵挡一切邪念,“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强调智慧的永恒和普遍性,即使历经岁月,依然在世间流转。诗中还提到“彼岸波罗蜜”,象征着达到解脱的彼岸,智慧如同清光穿透白日,照亮人心。

最后,诗人感叹“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指出修行者需要不断领悟,否则光阴虚度。结尾处以“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表达出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不再受限于外在的思考,而是从内心深处体验到智慧的自在。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义深远,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意境和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般若智慧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寻梅二首·其一

石根岩畔与山阴,瘦马羸僮到处寻。

流水溪桥沙路远,何愁云密更林深。

(0)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六梅屋弹琴

琴张瓯茗伴炉薰,三弄梅花月下庭。

香影孤高音调古,空阶谁许鹤来听。

(0)

题三杰四首·其三韩信

刘项存亡指顾中,君臣未定各称雄。

早知鸟尽弓无用,未必殷勤谢蒯通。

(0)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其十三

大山严而尊,小山婉而秀。

往来两山间,岩霏湿吟袖。

(0)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其九

我昔为童儿,登高而作赋。

我今发如霜,青山但如故。

(0)

宜都朝京亭四首·其三

远近峰峦浓淡姿,微茫洲渚画图披。

新诗似与江山约,恰值幽人兴到时。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