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麦》
《咏麦》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古风

平生笑盗儒,口诵青青麦。

刻烛和新诗,此夕知何夕。

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穫。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

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

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

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mài
sòng / chóu

píngshēngxiàodàokǒusòngqīngqīngmài

zhúxīnshīzhī

liùhuāláiwèiwǎnsānbáihuìyǒuhuò

yángtiānshìqínduòrén

fángzòngniúyángkuàngbiànlǒng

qīnghuángwèijiāoshízhù

niànguītiánliáozuòshùxún

鉴赏

这首宋诗《咏麦》是虞俦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麦子的赞美和农事生活的感慨。首句“平生笑盗儒”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知读书却不务农事的儒生的轻蔑,他们空谈理论,不知稼穑之艰辛。接下来,“口诵青青麦”形象地写出农人对麦苗的呵护与期待,暗示了农事的辛勤与诗意。

“刻烛和新诗”运用典故,形容诗人夜晚在烛光下创作诗歌,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此夕知何夕”则流露出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诗人预祝丰收,“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穫”,“六花”指雪花,言冬日未尽,春雪仍有希望;“三白”即三场大雪,丰收有望。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强调了天时和人力的关系,认为丰收与否既取决于自然条件,也取决于农人的勤劳。诗人鼓励农人不必过于忧虑天气,应积极努力。“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进一步描绘了放牧的场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两句“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指出,在麦子由青转黄的季节,农人还有辅助其他作物的责任。诗人自己虽有归隐之意,但仍能体谅农事的繁忙,暂作短期的农夫,体现了他的亲民情怀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题双贞堂

孀居重见古今悲,一室双贞天下奇。

粹玉精金同姓字,霜松雪竹表心期。

高踪合继前贤传,懿范宜为后辈师。

多少高谈仁义者,几人无愧柏舟辞。

(0)

大冶山中

客路逢人问,前程去已迷。

唤回琴剑侣,斜度小桥西。

(0)

梦洗马先生

先生天下士,遇我独情亲。

剪烛论心夜,焚香读易晨。

已私须尽克,天理必全纯。

惆恨春宵梦,分明笑语温。

(0)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其二

纨扇西风日日凉,凄清光景断人肠。

慈帏供奉身何托,冷眼閒看岁月长。

(0)

不寐·其二

悠悠心事总堪愁,三十年来一转头。

只恐蹉跎成老大,不知何处觅良筹。

(0)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其六

君今得亨途,轻帆遇风便。

龙门海之湄,超忽驶如箭。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