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偶与南人会,借问如何吃荔枝。
口未开时先话堕,香甜二字且酬伊。
北人偶与南人会,借问如何吃荔枝。
口未开时先话堕,香甜二字且酬伊。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偈颂二十五首》中的第二十二首。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北方人初次品尝荔枝的情景。诗中通过北方人对南方水果荔枝的好奇和询问,展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新鲜事物带来的乐趣。
"北人偶与南人会,借问如何吃荔枝",这两句描绘了北方人偶遇南方人,对南方特有的荔枝这种热带水果感到好奇,于是向对方请教如何食用。
"口未开时先话堕,香甜二字且酬伊",北方人在还未尝到荔枝滋味之前,仅凭想象和听闻的描述,就被"香甜"二字深深吸引,表达了对荔枝美好口感的期待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富有生活气息,以小见大,寓教于乐,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趣味并存的文化特点。
去年时。正愁绝,过却红杏飞。沈吟杏子青时。
追悔负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阑、日日数花期。
花有信,人却无凭,故教芳意迟迟。及至待得融怡。
未攀条拈蕊,已叹春归。
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与月相随。
都将命、拼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
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沈醉如泥。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